漫话古代的“举报箱”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3 阅读:0

近年来,举报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举报箱作为一种重要工具,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举报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各个朝代,官方都设立了形式不同的“举报箱”,用来征集各种举报信息。

中国的“举报箱”最高可以上溯到尧舜时代。据《史记·孝文纪》记载,远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为了能听到民间的声音,官府就在交通要道处立“进善之旌、诽谤之木”,谓之“诽谤木”。那时候“诽谤”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诬陷,而是“责过失、论是非”,老百姓对国家大事有啥想法,对朝庭官吏有啥意见,都可以写在木牌上,以供“决策层”参阅。

到了晋代,“诽谤木”又称为“华表木”,同样竖立于交通要道处。南朝梁武帝时,改在“诽谤木”旁设一木函。《梁书》记载,老百姓给朝庭提意见,可“投谤木函”。这种用木头做的匣子,与我们现在的意见箱、举报箱有些相似。

在西周时期,官府则在门外设立一块石头,老百姓有什么不平之事,可以击石举报申诉。因石头的颜色为赤色,形状如肺,故得名“肺石”。专门记载周朝典章制度的《周礼》一书说,朝廷将设立“肺石”的初衷告知百姓,凡远近孤苦伶仃老幼之人有什么需要向朝廷禀报的,可立于肺石旁击之。主管官吏听其申诉后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将告知上官进行治罪。此制一直流传到唐宋。

到了战国时期,“举报箱”又出现了另一种形式——“蔽竹”。公元前403年,丞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并在偏僻小巷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经》里。

到了汉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举报箱——“缿筒”。汉宣帝时,颍川太守赵广汉发现,境内豪强无视朝纲,结党营私,胡作非为,百姓敢怒不敢言。赵广汉下定决心要打击这些黑恶势力。可是“民不举官不究”,咋能让老百姓揭发那些豪强的不法行为呢?赵广汉就在官衙门口立一个缿筒,专门接收老百姓投的匿名举报信。据史料记载:“缿,若今之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为此制,而用受书,令投于其中也。”缿筒形状似瓶子,长颈,小孔,可入而不可出。它的设立这无异于给赵广汉多设了无数耳目。赵广汉命手下将缿筒内收到的举报信逐一进行排查,一旦证据确凿,便对奸徒豪强进行严惩。后人有诗称赞缿筒作用曰:“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诉堂闲”。

到了唐代,武则天于垂拱二年设置了新的举报箱样式——“铜匦”。铜匦是一个正方形铜匣,东西南北各置门,可进不可出,四个门各有作用。东面名曰延恩匦,青色,喻仁义,凡赋颂及希望得到官爵的信件投此门;南面名曰招谏匦,丹色,喻忠信,凡言时政得失及直言谏诤的信件投此门;西面曰申冤匦,白色,喻公平,凡鸣冤叫屈的信件投此门;北面曰通玄匦,黑色,凡玄象灾变及军谋秘第的信件投此门。为了能及时处理这些“举报信”,武则天还设置了“匦使院”,隶属中央三省之一的中书省。

除上述关于举报箱的设立而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登闻鼓。我们常在影视中看到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面,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相传在尧舜禹时代,就设立了给要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使用的“谏鼓”,这就是登闻鼓的始源。登闻鼓正式出现是在晋朝。晋武帝在朝堂之外或都城内设登闻鼓,百姓可以击鼓鸣冤,有人负责记录状子上奏,后来各朝代都有登闻鼓。到了宋代,不但有登闻鼓,还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登闻鼓的机构。到清朝顺治年间,设登闻鼓于都察院门首,每日轮流由御史一员监值。(黄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