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南通大学首任校长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18 阅读:0

顾晓松,1953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学科研究领跑者,曾获1994年度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度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04年出任新组建的南通大学首任校长,2008年当选南通大学党委书记。现为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南通大学教授、博导,天津大学医学部首任主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张謇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40年前的那个3月,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一场盛会开启了新中国“科学的春天”——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题在科技、意在全国,成为同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路线的先声。

正是在那次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系列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挣脱思想的桎梏,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科学的春天,共同享有了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彼时,25岁的顾晓松还只是南通医学院大普班一名入学才一年多的学生。回望那个“科学的春天”,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顾晓松,这样感怀难忘的“家国四十年”:

“改革开放最关键的,是给了我们成长的机遇。”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科技领域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1990年,金秋时节。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重建显微外科会议上,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走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向不同肤色的400多位各国专家报告研究成果。新颖的方法、独特的见解,赢得满堂喝彩,在会议规定的时间之外,报告被特许延长了15分钟。

这是顾晓松第一次作为中国代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精彩亮相。会后,他又被邀请去日本的广岛大学、山口大学作学术演讲。

引起国际同行关注的,是他带领课题组创造的“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新技术,解决了一个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此前,常有因错接了神经而导致患者功能丧失的医疗事故。

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直接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和资助。

上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由中科院89位院士联合倡议,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国务院于1986年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就从那时起,我国科学基金工作突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经费依靠行政拨款的传统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先进的科研经费资助模式和管理理念。

“无论是知名教授、还是年轻学者,无论你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还是像我们这样的地方高校,都可以自由申请,都有机会。”正是这一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给顾晓松的学术研究带来了重大机遇。1987年,还是一名助教的顾晓松,拿到了南通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体制的变革才是关键性的。可以说,从那时起,中国科技的春天真正开始了。”

其后,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更是给顾晓松的科研带来无穷动力。199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以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加速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1995年4月,顾晓松成为首批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49位青年科学家之一。

翻阅《人民日报》当年公布的49人名单,可以看到陈竺、杨卫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所在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国家“杰青”基金,从“863计划”“973计划”到当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顾晓松及其团队的科研始终与国家重大科技政策同频共振。他这样描述:“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国家的科技政策有力支撑了我们的科研,助推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863计划’重大课题,我们就连续拿了3个。现在国家大项目名称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们组的杨宇明、丁斐都是首席专家,这都是通过全国竞争、‘打擂台’获得的。”

“我们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优势学科协同创新计划及特聘教授项目、333人才工程等各类科技、人才政策,每年省财政给我们学科与实验室1000万元;南通市这些年对我们实验室的配套经费从来没有中断过,还给过我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设立过院士工程专项,这种持续稳定的支持,确保了我们这些年研究方向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

“20年前到北京、上海、广州及部队的院校看,他们的实验室条件好,我羡慕得不得了。现在不同了,我们的实验室是国际一流,成为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基地,美国、欧洲的同行来看了都羡慕。哪能这么好?如果没有国家科技政策,没有省市对科技人才的资金投入,你想做事也没条件啊。”

时代给出了机遇,个人更需要付出努力,汇入时代洪流,才能与时代相互塑造、相互成就。

刚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顾晓松率领课题组成员,在一间原本用作仓库的小房子里组建了最初的神经再生实验室。十几平方米的实验室简陋得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最值钱的是一台价值两千元左右的冰箱。科研材料试剂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但种种艰难困苦,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被置之脑后。

此前的公开报道中,曾描述了这样的细节:

夏天,屋里热得待不住,屋外又有蚊虫咬,顾晓松就天天卷一条席子,爬到楼顶仰望星空背英语;

有一年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时,饭菜烧好摆上桌,他却还在学校做实验,早把年夜饭忘了……

“世界上组织工程神经领域就是由我们在引领发展”

医学组织工程+神经再生,这是顾晓松及其团队的研究方向。这一新兴学科领域,顾晓松是国内第一位院士,也是国际上此项研究的领跑者。

“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2012年,《科学》杂志撰文对顾晓松的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标志着学界对顾晓松科研成果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

数十年来,顾晓松带领团队围绕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再生潜心研究,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性成果。

最初的研究成果是在上世纪90年代。顾晓松在实验中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中,其远侧断端神经组织释放化学物质,诱导着神经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神经诱向生长过程中,其雪旺氏细胞参与着引导神经突起选择性生长的作用。由此,他提出了神经再生化学趋化性生长的假说,为百年来争论不休的“神经化学诱向化学再生”理论的完全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此为突破口,顾晓松及其团队开始向国际神经科学的另一个“空白区”进军——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这同样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的一大难题:周围神经一旦缺损,就会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丧失、运动障碍、肌萎缩等,致残率极高。

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屡创“第一”的成果在顾晓松的实验室里诞生:

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继而,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优良率85%,目前,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进入产品注册证书的申报;创建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新技术方法,成功修复人正中神经干8厘米缺损,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令人瞩目的是,顾晓松创新性地研制了新一代细胞基质化丝素组织工程神经,并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顾晓松团队提出的“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建构理论”,被收录进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教材《生物医学工程》教科书。顾晓松说,这一研究也被运用于临床,病人恢复的效果很好,到现在已经做了100多例。

“从2000年到现在,世界上组织工程神经领域就是由我们在引领发展。第一阶段是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第二阶段丝素蛋白组织工程移植物,近年来我们提出了细胞基质化组织工程神经。打个比方,别人还在生产第一代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已经把彩电乃至液晶电视的技术都掌握了。”

就在顾晓松当选院士前夕,2015年,他和他的团队又在科研中有了重要发现——完成壁虎基因组测序,成功揭示壁虎能爬上光滑表面、断尾再生和在夜间视物的相关基因及演化特点,发现了壁虎“爬墙基因”,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

据介绍,从基因组织视角研究壁虎攀爬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开发“仿生粘合技术”,模仿壁虎“粘附”在任何物体表面,同时对于断肢再生和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

“愿我人继前人之志,尽我人之力,益大益充,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

1928年,由张謇先生等创办的私立南通医科大学、私立南通纺织大学和私立南通农科大学合并组建私立南通大学。首任校长、张謇之子张孝若亲作校歌,以“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之语 ,冀望学校声名远播、大业鼎立。

近百年后,南通大学首任校长顾晓松在其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报告会上,引“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之语,与师生共勉:“秉承张謇先生‘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百年校训精神,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真正地把南通大学的声音永远留在历史上。”

1977年1月,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顾晓松跨进南通医学院大门,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考取通医研究生,与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通大结下了一生之缘:

“学校有良好的传统,一批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教授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可以说,从获得国家杰青那天起,我一直坚守在南通大学进行科学研究。”

顾晓松完全有条件、也有多次机会可以出国。

考取研究生时,全国兴起了出国热,和他一起读研的10个同学中,先后有6个出了国。他却立志“要在国内干出成绩,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让外国人请我去讲学”。

1993年、1994年,先后赴德国、英国开展研究。取得成果后,面对德方的高薪挽留、英方的多次邀请,他均不为所动,带着研究成果飞回了祖国。

“有人曾经问我,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傻不傻?我回答说,我不敢忘记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不敢忘记父亲那句‘有本事要回国服务’的叮嘱,不敢忘记祖国这片土地的浓浓恩情。”

2004年,南通医学院与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顾晓松出任首任校长;4年后,在南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上,他又成为经选举产生的首任党委书记。

主政南通大学长达10年,顾晓松为这所既古老又年轻的高校发展倾注心血,自己也在“科学家”与“教育家”两种身份的切换中,不断地修炼。

他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真谛有着深刻的体认:“大学的本质是什么?求真育人,培养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有用的人;传承创新,要传承文化和文明。此外,大学一定要为时代、为社会服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大学之大,不在于规模,在于为家乡做事。”牢记组建之初一位关心南通大学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叮嘱,顾晓松和学校党政一班人,从张謇先生创校时所倡导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理念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中汲取精髓,带领新组建的南通大学走出一条重视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位神经学科的科学家,甚至涉足人文社科领域,主持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关系研究》。

“从3所院校到一所综合性大学,从没有博士点到有了博士点,南通大学圆了南通人的一个百年梦想。”顾晓松说,合并组建以来,南通大学在省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何梁何利奖方面取得了一个个突破,包括他成为南通本土走出来的首位院士,都是百年通大事业发展的时代成果,也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南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特别感谢南通人民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对南通大学发展的支持。”顾晓松说,为支持南通大学建设,南通在学校基础设施、特色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了很多政策,比如在新城区核心地段,以较低的价格,拿出2000亩地建设南通大学新校区。“包括当年通医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典型的挖掘、宣传,对学校人才培养、精神传承等,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上世纪90年代,南通医学院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在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集中展示了“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事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时任通医副院长的顾晓松,正是“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人物。

“20年后,当年的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都是每个学科、每个领域的带头人,还出了省教学名师、省医德模范等。更重要的,刘洪、丁斐、刘璠、邱一华、彭聿平、陈莉、金国华……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一直坚守在南通大学。包括汤锦波教授,尽管长期在美国发展,也一直视自己为南通大学的一员,一直在为南通大学做事,在国际学术交流时的身份,仍然是通大手外科的带头人。南通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当年的通医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每个人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样的团队传承、共同奋斗,在顾晓松本人的神经再生研究团队,更是得以实实在在的践行。从原来只有四五人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到现在包括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在内的40余名研究人员的教育部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甘共苦、相互支持,始终保持着追求创新的激情,始终坚守着追求科学、追求卓越的执着。

“让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江苏落地”

“在组织工程神经领域瞄准前沿,要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基地,然后以理论的突破带动理论创新,实现技术创新,最后推动我国再生医学相关产业的发展,造福人类,更好服务国家经济长远需求。”

这是2015年当选院士后,顾晓松为南通大学医学组织工程和神经再生学科设定的发展愿景。“以前二三十年,我白天当领导、晚上做科研。现在当了院士,还要做几件事:一是团队建设,一点不能放,二是外面的兼职要做好,扩大南通大学的影响,第三就是要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做实业家。”

1953年出生的顾晓松,下乡插队当过农民,进矿挖煤当过矿工。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不同于从书屋和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究”,甚至直接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选择:“以前的工作经历,让我看到很多煤矿工人脊髓、神经损伤,痛苦不堪。我就想,一定要在神经再生方面有所建树,帮助这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继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之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医学正步入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这一新兴学科,通过重点关注组织与器官的构建与功能重建,并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与应用,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颠覆性技术。世界发达国家都将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发展既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方面的重大挑战,也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国市场需求每年高达数千亿元,例如我国每年需肝移植病人约30万例,每例肝移植费用至少35万元,每年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我国每年骨修复耗材费用达千亿,其中70%费用被进口产品占领。”

今年8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两院院士座谈会上,顾晓松以一串数字,说明这一新兴科学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介绍他在南京江北新区筹建“国家组织工程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心”的设想和相关准备工作。

“这个行业里,我们的团队在世界上是领先的。组织工程神经、组织工程皮肤、可降解骨修复材料及3D生物打印与组织工程肝等,从原材料开始,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在我们手中,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这是关系民生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国之重器,关乎民生,关乎国运。我是江苏培育的院士,更希望让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江苏落地。”

对顾晓松的发言,省委书记娄勤俭当场予以回应,就相关事项给予指示,并勉励他“在南京把产业化做好,在南通把实验室做好”。

为实现既定目标,此前,顾晓松承担了中国工程院关于“我国组织工程创新及其转化应用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咨询项目,先后在京津、长三角与广深等地召开了高端战略咨询会。为更好地整合和配置国际创新资源,他们发出倡议,以中国科学家为主导,启动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全球协同创新十年计划”,已得到国内外30余位院士、科学家的签名支持。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创新引领,创新驱动,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与产业发展体系,我们要让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研究永远站在世界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