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上书辞赏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9 阅读:0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政治家,宋英宗即位后不久的一天,天刚蒙蒙亮,还是万籁俱寂之时,可是平时十分宁静的待漏院,也就是百官上朝的休息室里,一场争议悄然而起。知谏院司马光慷慨陈词,说:“西夏边衅已久,朝廷耗资巨大,皇上刚登大位,不宜耗巨资赏赐百官。”

原来,宋英宗的父亲宋仁宗临终前立有遗诏,要重赏司马光等大臣。可宋王朝由于与北辽、西夏的长期战争,财政开支日益窘促,因此司马光正力劝同僚一起推却这次赏赐。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待漏院里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说:“司马大人的话虽然言之有理,但是皇上的赏赐不在钱财多寡,而是臣子的莫大荣耀,却之不恭,是不敬、大不敬!此次赏赐是先帝遗训,如果不接受,就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司马光听了很难受,平时满口仁义,以江山社稷事业为重的同僚,在名利钱财面前,怎么竟会如此失态,心中不由泛起一阵凉意。

景阳钟敲,龙凤鼓响,早朝时间到了。司马光傲岸独立,向英宗上书,陈说国家财政窘据,不宜大量颁赏,如果一定要赏,请允许他把自己的那份献给宗庙作祭祀之用。对司马光的奏请,响应者寥寥无几,宋英宗也没有准奏,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先帝之命不可违。”司马光十分失望,但他也深知宋英宗的无奈。

赏赐还是颁发下来了。司马光心里早有打算。他将其中的大部分送给谏院,作为办公费用;剩余的全部接济了有困难的朋友。消息传出,人们无不敬佩,连那些曾竭力主张接受赏赐的同僚也暗自羞愧。因为司马光家中并不富裕,正如他自己所说,是“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即使寒冬腊月朋友来访,也不设炉火,只以一碗栗汤待客,而其住所则在陋巷之中,仅能避风遮雨而已。

司马光在《读颖公清风集》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百岁隙中光,唯有高名久不亡。千古但令编简在,清风养物一何长。

意思是人生是短暂的,如果缝隙中的一缕光芒,唯有高名永远不会消亡。千古之后只要这本清风集仍然存在,那么作者的高风亮节滋养后人将是何等的长久。 (沈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