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前线绽放的铿锵玫瑰
——记如皋市石庄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金志华
来源:中共南通市纪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4-02 阅读:0

“华儿,你天天电话嘱咐我们,疫情严重,不要出门,你自己从大年初一开始不是在隔离点,就是在督查单位,忙到今天也不见人影,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身体呀!……”每次听到母亲在电话里的反复叮咛,金志华总是深切感受到年迈的母亲对她的牵挂和担忧。但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基层纪委书记,必须牢记岗位职责,奋战疫情一线,不顾艰险,砥砺前行,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展示巾帼风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临危受命,毅然成为“逆行者”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兼任石庄镇疫情防控督察组组长的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金志华,在防控调度会上又义无反顾地接下了全面负责石庄卫生院高井分院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指挥棒”,走进了一个易被疫情感染的“高危地带”。

作为石庄镇的集中医学观察点,高井分院的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金志华和分院的所有医护人员一起,边干边摸索,当起了“服务员”“后勤保障员”“问题协调员”。医用口罩不够,金志华立即向镇防疫指挥部报告,协调加急采购;病房床单和被套不足,她第一时间联系挂钩企业,争取到床单、被套和枕套400多件;防护面罩和防护服紧缺,她和其他医护人员想方设法用CT胶片自制面罩,用一次性雨衣代替防护服……对于医护人员和集中观察对象的需求,她总会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最多的时候,观察点一天就接收了17名集中观察对象,由于隔离病房有限,为能让这些观察对象尽快安顿下来,吃上饭,休息好,金志华沉着应对,严密组织。从接收观察对象、按要求配备隔离病房、做好消毒保障,到调试病房电视机、空调设备,配备生活用品等等,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逐一落实。等全部安排妥当,金志华已经嗓音嘶哑,说不出话来。

1月31日下午,隔离点来了一对母女,女儿出生仅4个月,金志华忙里忙外,除为母女二人配备防护物品外,还立即购买了奶粉、尿不湿等婴儿用品。14天的隔离观察期内,金志华每天都会云探望她们母女。这位母亲激动地说:“金书记,你对我们这么热心照顾,我从内心感谢,待孩子懂事了,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告诉她。”

隔离点的医护人员每周轮换,留观对象一批批进来,又一批批离开,唯有金志华常驻。她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经常是泡好的方便面放到冷都来不及动筷子。即便如此,金志华从无怨言,她说:“身为党员干部,这是本分,更是责任!”

真诚关爱,隔离绝不隔心

高井分院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最多时容纳有近30名观察对象,都为单间隔离,在14天观察期内,所有人不得离开房间,三餐均由工作人员配送。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空间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加之对疫情的恐惧,被隔离人员极易产生情绪波动。

个别被隔离者对隔离措施不理解,挑刺找茬。有的嫌饭菜不可口,有的说要回家拿东西,还有脾气暴躁的一把扯下刚刚发给的口罩扔在地上,对医护人员态度蛮横,出言不逊。吃了很多苦,还要受不讲理的埋怨,一些医护人员找金志华诉苦。金志华敏感地意识到思想情绪问题解决不好,隔离观察就无法顺利进行。

心病还需心药医。为了做好被隔离者的心理疏导,金志华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她组建了隔离观察点微信群,将疫情相关信息和防控知识及时推送给留观对象,经常在群内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感到一人独处,却心不孤单。同时向他们介绍抗击疫情的形势,以及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所作出的努力,让他们振奋精神,乐观对待。除了微信沟通交流,金志华还联系镇文化站,借来图书杂志,供留观对象阅读。每当留观对象顺利解除观察,金志华总会送他们出院,嘱咐他们回家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许多观察对象把金书记当成自己的亲人,离开医院时,都有些恋恋不舍。

而面对医护人员的委屈,金志华一个个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时刻面临风险的医护人员能够乐观开朗地全力投入抗疫工作。

统筹兼顾,抗疫不忘清廉

除了集中观察点的工作,兼任镇疫情防控督察组组长的金志华还要负责全镇的疫情防控督查工作,疫情防控部署到哪里,她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为了更好地兼顾集中医学观察点和镇疫情防控督查工作,金志华想出了“2+1”新“招数”,破解镇疫情督查人员少、任务重的难题。即成立“2个督察组”,对各村、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值班人员的在岗、疫情的宣传、路口设卡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第一时间关注、第一速度切入、第一现场监督。同时,根据督查情况,每日形成《疫情防控工作督查通报》,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村居、各单位立即整改到位,以最严的纪律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督察组共下发督查通报21份,涉及督查问题183个,因疫情防控不力问责5人。

作为基层纪委书记,金志华始终把“廉”字牢记心头。负责隔离点工作的第一天,她就对隔离点全体人员进行了岗前集体提醒谈话,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严守各项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金志华告诫大家,国难当头,要守住底线,做到清正廉洁,团结一心,千万不能把水搅浑。当发现后勤组个别采购员未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规范采购、所购货物与事实不符时,她立即对当事人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求立即整改。

面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散漫习气,金志华绝不容忍。在一次督查中,发现个别村居道口值班人员敷衍了事,对过往车辆信息登记“走过场”,对通行人员情况不作深入了解,即马虎放行。听说将被通报曝光,就向金志华“求情”,想通过打招呼求得“谅解”。对此金志华严辞拒绝,对该问题在全镇进行了通报,当事人也受到了问责追究。金志华说:“通报和问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把工作落细落实,大家身上担负的不仅仅是个人职责,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践行初心,为“大家”舍“小家”

“妈,你今天能早点回来吗?”这是女儿经常在电话那头询问金志华的话。害怕丫头失望,她总是安慰孩子:“听话,白天好好学习,晚上早点休息,妈妈这边工作结束了就会回来的。”其实女儿知道,妈妈说的“结束”总是在她晚上熟睡的时候。

原本考虑到金志华每天从观察点回家可能会将“病毒危险”带到家中,于是集中隔离观察点给她安排了一个病房作为临时宿舍,但是金志华拒绝了。她说,疫情还没完全控制,医院床位紧张,多一个房间,我们就多一个调度的空间。金志华每天坚持开车30公里回家,回到家时,常常灯已熄灭。为了家人的休息,金志华就把自己“隔离”到家中最角落的房间,每天起早贪黑,只能通过电话或视频和家人“云接触”。女儿已读初三,面临中考,因为延期开学,很多功课需要她辅导、检查,可因为工作,金志华经常“缺席”,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成了她最抱歉和遗憾的事情。

疫情一开始,金志华回家都到深夜,女儿忍不住给她打电话“质询”,说她是“不合格”的妈妈。她拭去眼角的泪,耐心和女儿解释。为了让女儿能明白她的日常,有时候在电话中,她和女儿聊聊当天在观察点遇到的暖心事。后来,或许是习惯,或许是理解,女儿每次给妈妈打电话,不再催促她回家,而是鼓励妈妈“加油”!为了抗击疫情,金志华舍“小家”顾“大家”,用单薄的肩膀,担负起基层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使命,她用柔弱的身躯,组织大家筑起了阻隔病毒的铜墙铁壁。

金志华常说:“女同志一样能顶半边天,岗位不分大小、责任不分男女,身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做到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正是有了像金志华这样的无数巾帼英雄,她们像一朵朵在“战疫”前线绽放的铿锵玫瑰,告诉人们,明媚灿烂的春天即将到来。(朱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