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一眼见到今年39岁的管新,你一定会被他与众不同的气质所吸引。他目光炯炯、神情刚毅、身姿挺拔、步履铿锵,一看就是曾在火热军营里历练过的“兵哥哥”。再加上多年纪检一线的办案经历,气场更是直线飚升。难怪同事开玩笑道:“管新是军营硬汉加纪检铁汉,是货真价实的钢铁型男。”
十载军旅挥手别,而今迈步从头越
管新,现任通州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曾是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在武警北京总队服役期间,圆满完成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元首访华和北京奥运会等重要安保任务,多次荣获嘉奖、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2013年10月,从部队副连职转业回来的管新成为一名纪检监察系统的新兵。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管新没有产生畏难情绪,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
“山如果翻不过去,那就钻过去好了。愚公可以移山,我们为什么不能钻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管新随身携带着一本小本子,别看它皱巴巴的毫不起眼,其实里面却大有文章。在案件审查工作中,管新对每个案子的特点、调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都悉心琢磨,谈话有了心得写两笔,调查有了突破写两笔,隔三差五还要总结写两笔。不知不觉,一本、两本、三本……小本子成了管新累积成功经验、指导实际工作的小百科书。
是金子总会发光。从事纪检监察工作8年来,管新始终奔波在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线,先后参与、主办了通州区某医院周某、董某受贿案及某镇王某受贿案等52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次被借调至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参与重点案件的查办。他做事严谨认真、为人廉洁自律、敢于坚持原则、善于攻坚克难,与同事们一起顶住了各种压力、克服了重重阻力,在一次次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弘扬了正气、震慑了腐败。
管新谦虚地说:“这些都只是尽了一个普通纪检监察人的本分罢了。”
广学三百六十行,苦练“降腐十八掌”
管新深知,随着当前腐败行为越来越隐蔽化和智能化,要想干好案件审查工作,仅靠单一的业务知识还远远不够。“魔高一尺、道须高一丈”,想要练就“降腐十八掌”,那就得研习三百六十行。为此,他广泛学习法律、财会、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就连心理学也有所涉猎。
2013年年底,管新参与的第一个案件,是对某镇茅某采取“两规”措施。谈话审查时,他留意谈话双方的你来我往、起承转合,关注每个精彩提问并做好记录;休息时,他将小本子拿出来,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
“师傅说,别看谈话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是斗智斗勇的较量。”七八年过去了,管新依然对前辈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你不仅要清楚对方的心理,还要站得更高、采取主动。简单粗暴只会适得其反,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为了准确洞悉谈话对象心理,他迷上了《犯罪心理学》和《道德箴言录》。“书中剖析了各种各样的人性。从人性角度来看谈话对象,你更容易理解他的心路历程。有理解,而后才有信任,才有突破口。”
正是这种干一行、钻一行的“着迷”劲头,让管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就迅速成为系统内的业务骨干,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赢得了上下级同行的一致认可,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受到区政府嘉奖,2018年被评选为爱岗敬业之星。
水静流深短兵接,狭路相逢勇者胜
与腐败分子“短兵相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敢于动真碰硬的勇气和智慧,根本办不好案件。在管新身上,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悄悄展现。
在办理一起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时,被调查人员高某违纪违法手段隐蔽,反侦察能力较强,由于长期身处要职,对办案人员也趾高气昂、不屑一顾,气焰嚣张,口风极紧,谈话一度陷入僵局。
正面突破不行,那就来“游击战”。管新随即采取“刚柔相济、将心比心”的谈话策略,灵活打好政策牌、纪法牌和情感牌,一边充分肯定高某过去的业绩、所作的贡献,一边不厌其烦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纪法。经过近半个月的“软磨硬缠”,终于突破了高某的心理防线。
执纪办案不仅是漫长的心理战、持久战,还是一场耐力的PK角逐。一些被审查对象为逃避法纪的惩处,甚至会通过种种过激手段来对抗调查。在某局张某受贿案调查取证过程中,一名老板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后,故意谩骂、威胁办案人员,干扰调查工作。不论对方如何出言不逊,管新就是骂不还口,理性对待,更不因此对他进行人格侮辱或变相体罚,相反为他治疗眼疾,在饮食、生活等方面对他也关爱有加,将人性化办案贯彻到底。
该老板终于被管新的耐心所感化,逐渐停止了过激行为。管新顺势而上,讲政策、明事理,经过许多次的教育劝导,使他意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如实交待了行贿事实。
小家之事有何妨,舍小取大写担当
工作中的管新兢兢业业、忙忙碌碌,总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然而,他常常自嘲,对于家中“领导”布置的任务,比如逛逛街、带带娃,执行起来就变得“庸懒散慢拖”了。
长期身处办案一线,使管新牺牲了太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2015年1月,管新妻子已经到了预产期,但案件正处于突破关键期,他只能坚守在办案一线。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深夜的寂静,母亲焦急的声音响起:“快回来,你媳妇儿快生了……”此时已经凌晨1点。刚结束3个多小时谈话的管新挂断电话、请好假,立刻驱车20余公里赶回家里,将妻子送到医院。
当第二个孩子呱呱坠地,憧憬了无数次的画面终于出现在眼前,管新幸福的眼泪夺眶而出。谁不想在这样的时刻与疲惫的妻子相依相伴,与最需要自己的家人共享天伦,然而次日一早,管新就咬咬牙,充满歉意地和躺在病床的妻子话别:“现在是办案的紧要关头,我得走了。”纵然妻子心中万般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但还是理解地点了点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转身离开病房的那一刻,管新强止住一触即发的泪水。
纪检监察人有铮铮铁骨,也有寸寸柔肠。忙里偷闲,管新也接送女儿上学放学,陪着儿子跑跑玩玩,给妻子烧顿热乎晚餐,但较之家人对他工作的支持,他对家庭的关爱还远远不够。纵对家人有愧,他也无悔,因为共产党人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令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服从命令是天职”,这是管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天职,鼓舞他忘我工作,鼓舞他奉献青春,鼓舞他挥洒汗水,鼓舞他用无数个奋战在一线的日夜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续写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与担当。
偶尔,有军转干部向管新打听“二次就业”成功转型的秘诀,管新总会故作神秘地打趣:“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
好一个“以不变应万变”!是啊,从武警部队到纪检监察部门,从祖国心脏到江海故乡,他报效祖国的初心不变,服务人民的使命不变,锐意进取的劲头不变,开拓创新的勇气不变,忠诚担当的传统不变,勤廉实干的作风也从未改变!(于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