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② | 南通开放大学纪委:实做善做分内小事 推动监督有形有效
来源:中共南通市纪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4-14 阅读:0

“乡村振兴学院课程设计实,授课老师水平高,我们受益颇丰”“我们终于有一块绿茵场可以驰骋了”……这些都是来自各方对南通开放大学“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的赞许,也是学校纪委践行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监督、取得成效的有力佐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纪委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群众的关注点,做到师生痛点难点在哪里,纪委就往哪里发力,让师生切身感受到身边小事有人管有人办、不正之风有人纠有人治。

全程监督,确保好事办好

85名学员中,2人被提拔为副科职干部;7人定向招录为公务员、事业人员;5人被评为如皋市“五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标兵;2人所在村(社区)或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23个村(社区)党组织被评为如皋市级星级村(社区)党组织,这是学校乡村振兴学院举办的如皋市村(社区)“标杆书记”培育对象暨年轻村(社区)党组书记培训班交出的一份优秀成绩单。

2021年初,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人才引擎,以人才振兴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学校党委要求,纪委全程联系监督,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年初,学校纪委督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赴市主管部门、如皋村镇社居开展实地调研、摸清实际需求,先后多次专题听取有关负责人汇报课程设计、团队组建等情况。培训班历时半年,圆满收官,成效显著。

跟进监督,确保实事做实

学校建筑中专西侧操场,每天都有大批学生在放学后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学生尽情挥洒汗水,释放青春活力。但过往,学生缺少运动场地,部分实验实训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师生住宿就餐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更是影响了师生的幸福指数。

2021年,学校把建设操场、实训篷房、改造宿舍等事项列为了为师生办实事项目,也作为暑期基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建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把工程建好用好才能赢得民心。暑假期间,学校纪委充分发挥纪委委员专业优势,采取了重点项目“一对一”监督的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及时跟进,推动每个项目按照时序推进。“一楼宿舍需加防盗窗,新改建的宿舍走廊太矮存在安全风险,四楼洗澡间施工进度偏慢”,一名纪委委员在督查后,与后勤处负责人逐一进行了沟通交流。就这样,暑期的重点工程项目都一一落地。“学校食堂就餐环境改善了,价格适中,口味也较好,到校外就餐、点外卖的学生也减少了”这是学校纪委书记在学生食堂陪餐时,听到的多数学生的共同心声。

专项监督,确保小事落细

2021年12月8日下午,学工处会议室气氛相对凝重,学校纪委正在召开国防教育暨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专项督查意见反馈会,纪委副书记逐条反馈督查问题,“军事训练实施安排不够详实,配套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军训经费使用附件不详……” 

军训是高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日常管理中的一件小事。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却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纪律规矩意识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保障。办不好不仅影响效果,甚至还会存在廉政风险。为此,学校纪委组成专班,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台账、个别交谈等方式,用半个月的时间对两年的军训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督促职能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配套制度、严格过程管理。高校学工部门权力事项多,更是服务师生、接触师生的“最前线”部门,工作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尤为重要。这是学校纪委继2020年对奖助勤贷免专项调研督查后又一专项督查,通过推动学工条块每一件小事落细落实,切实保障学生切身利益。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南通开放大学纪委聚焦职责定位,既牢记“国之大者”,又做好“分内小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