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③ | 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全链条监督 构建“医保24小时”服务体系
来源:中共南通市纪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4-14 阅读:0

“现在买药方便多啦!”2021年7月26日17点43分,中雨。南通锋聚莆彩有限公司刘女士下班回家途中,在车里打开手机,点击南通医保APP互联网药店,购买了糠酸莫米松凝胶、感冒灵颗粒,直接从个人医疗账户支付了50元药费。当晚18点41分,快递员姚先生按响了通生路13栋刘女士家的门铃。

居民通过医保服务不仅方便了买药,就医也便捷了。今年2月1日,正月初一晚,市区参保职工刘女士觉得胃不舒服,估计是老毛病又犯了。19点11分她拿出手机,通过南通医保APP预约了正月初二上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门诊,并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了35元挂号费。第二天上午,刘女士按约在胃肠科诊室扫码就诊后,再用南通医保APP从个人账户线上支付了包括CT检查在内的总费用391.88元,顺利完成了检查。

此前,常有市民拨打12345政府热线反映医保服务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政务中心医保窗口办事群众多,排队等候时间长;市区参保对象在上海医院看病,疫情期间回通办理异地就医手续不方便……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质,是医保服务需要“全天候”才能满足百姓需求,这是参保群众就医问诊的痛点难点,也是市医保局必须解决的堵点重点,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监督中敏锐指出症结。

2021年,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以基层参保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实需求为导向,全力助推“医保24小时”立体服务体系项目,以南通医保APP移动平台为龙头,整合“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医保服务站、基层办事处网格服务,构建“服务不停歇,全年不打烊”的“医保24小时”大经办、深服务体系,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精品项目。

2021年4月,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与医保部门负责人一道,前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共建医保服务站进行实地调研。市民王阿姨在窗口递交完整材料后,只需10分钟就办理好了特药待遇认定,激动地说:“刘医生说这儿就能办理特药认定,真方便!话说回来,你们这儿要是能报销就更好了。”

群众的认可是最大的鞭策,针对项目开展初期经办业务不全面、服务站建设欠规范等问题,纪检监察组与医保局、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多次协商,运用创新思维和改革办法,积极协调解决。2021年5月11日,医保局出台《关于在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 建设医保服务站的通知》,新增10家医保服务站,规定“服务标牌、场所设置、人员着装、服务事项、服务标准、系统平台”六统一,并将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在内的相关业务下沉至医院端口,在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上跑出“加速度”,推进医患关系不断融洽。

2021年12月,全市32家医院医保服务站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今年,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前往市区10家医保服务站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针对走访调研中发现的可以提升服务的空间,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与医保局机关党委、医保中心党总支会商,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1月17日,市医保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医保服务站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医保服务站切实履行首问负责制、规范开展便民服务、深入开展宣传引导,主动帮助解决群众医保业务的办理需求,不让参保群众来回跑,并将医保服务站工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诚信服务信用等级评定体系进行考核,切实增强监督管理效力。

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始终坚持项目全流程监督,健全事前沟通报备、事中跟进监督、事后问效问责的全链条监督模式,将资金使用纳入“三重一大”事项,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定期听取进展报告,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在市纪检监察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的监督保障下,“医保24小时”服务品牌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群众就医体验更为便捷,医保服务过程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