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工作的失职和对下属的盲目信任,导致公车加油卡被私用,我辜负了组织的嘱托......”看着手中的处分决定书,陈某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3月2日加了300元,3月5日加了200元,3月7日、9日、10日、11日都有加油记录,这加油时间集中的太蹊跷了。”启东市纪委监委开展公车私用问题专项督查时,某镇公车油卡的多笔加油记录引起督查人员的注意。
“3月的加油登记表一共才5张,远不止加油记录次数。”督查人员前往该镇调取相关材料时注意到,IC卡台帐对帐单中多笔加油记录均未在公车加油登记表中出现。
“这个月你怎么频繁加油?”调查组找到公车司机刘某。
“出车次数多,加油量自然也就多了。”
“但在镇上的加油登记表中,部分记录并未登记。”
“这都是镇上工作人员陈某登记的,可能不是我加的油,或者他忘记登记了。”刘某的回答似乎能够“自圆其说”。
为了进一步确定事实,调查组前往加油站调取监控,发现刘某所加油车辆中存在2台非公车,经核实,分别登记在刘某和其父亲名下,加油时间均与未登记的记录相吻合。
“那这个视频中你所加油的车辆是公车吗?”
“我一时糊涂,拿公车油卡为自己和父亲的车加了油。”面对调查人员拿出的监控视频,刘某终于道出实情。
公车油卡的使用应该有严格的规定,刘某为何频频得手?带着疑问,调查组找到公车油卡保管工作人员陈某核实情况。
“我以为司机都会自觉遵守工作规程,所以有时就把油卡放在抽屉里,也没上锁,司机要用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拿,自己填表,没想到会出这档子事,我不该用信任代替监管。”面对铁证,陈某懊悔不已。
经核查,刘某违规加油9次,涉及金额2186.26元,最终,陈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刘某还全部违规加油费用。
针对暴露问题,启东市纪委监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以案促改,健全完善公车管理制度,防范车轮上的腐败问题发生。(李佳怡 季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