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入“朋友圈”的陷阱 ——海安县高新区(海安镇)胡集街道原党委书记、主任吉顺平忏悔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0-15 阅读:0

基本情况:吉顺平,男,1961年4月生,大专文化,1985年5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入党,原任海安县高新区(海安镇)胡集街道党委书记、主任。2014年8月28日,海安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吉顺平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没收违法所得185000元人民币。

侥幸心理埋病根

2005年,当我收受刘某第一笔人民币时,我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当时不敢收、也不要,他坚决给,我先后不少于4次把这笔同我无关钱退回去。他的态度很坚决说:“只有你我知道,其他人是不会知道的,你手头紧你先拿着用吧。”晚上回来我也很怕,不敢讲,一直到现在我老婆都不知道,这笔钱我收下了,心里总是不得平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主动请他吃饭,下班后请他洗澡,当我为他用去一部分钱以后,想想他还是我的朋友,而且我实实在在帮了他,我想这辈子刘某不说谁会知道,我也就渐渐把它忘了,也就不当回事了。

2007年,张某送钱到我家,我看那家伙实足一副大老板样子,拿出2万元放在我包里,当时我想能收刘某的钱,就能收你的钱,你老板比刘某大,你平时吃一顿就几千元,你的工地我到得最多,一有矛盾我得立即到场解决,有时要处理到深夜才回来,凭什么这样对你,不是我,你工程一停会给你造成多大损失,你应该是知道的。想到这里,我心安理得地收下了这笔钱,从张某出事后,我一直坐立不安,担心拿了他的钱会被人发现。

这事近6年来也没有被人发现,我的胆子大起来,到我出事一共多次收受他人钱财。一直认为老板送钱是应该的,他们工程上大小问题的解决,我不管多忙,只要一个电话都能及时赶到现场,迅速解决矛盾,确保他们正常施工。他们总是非常感动,他们总认为我为他们做了实事,在工程奖金拨付上都能按合同规定及时到位。当卢某等人出事后,当时我基本没有当回事,总认为他们是罪有应得,收人家的钱,又不帮人家办事,到办公室还拿出一副十足官相,当他们出事后外面传言更多了,更难听了。我也曾经背后说过他们,不应该这样做,拿了人家钱,就得帮人家办事,那时我真想把自己毛病改一下,把人家的钱退回去,从此不收人家1分钱。但转念一想我马上退二线了,也收不到了,就不退了吧,正是基于这样的侥幸心理,我才有了今天的下场。

东窗事发噩梦醒

3月27日,我被县纪委带到办案点,纪委领导首先问我,为什么把你带来,都跟我讲得很详细,组织上掌握我的违纪行为,并要我在规定时间内讲问题,时间到了,大门就会关上。当领导拿着“两规”表格让我填写时,我认为“完了”,但我仍然强装不怕的样子,心想:没有问到我怕什么。在接下来20多天里,对组织的教育我是能听一点听一点,不高兴就不听,假装睡觉,再不高兴还发脾气,从不配合他们工作,总认为他们在一起整我。我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打死我也不讲,看你们能我怎么样。

纪委的同志每天苦口婆心对我进行教育帮助,我就是听不进去,把组织和同志都“得罪”了,现在真“后悔”。纪检的同志们和我谈话都非常认真,他们例举了大量的事例,都是真人真事,左一遍、右一遍讲给我听,分析给我听,我就是听不进,分析我的存在问题,我更是听不进去。现在想想,当时真傻,为什么不能冷静,我明知道组织同志都在帮我,让我把问题讲出来,让我争取宽大处理、从轻处理,仍就是不服气,总是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在整我,置我于死地,现在真后悔,当时真不该,只能表达一句心里话:真对不起各位。

我母亲今年82岁,目前还是我们生产队群众代表,因为我父亲去世早,56岁就离开我们,我父母亲2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每逢节假日都得回家,我母亲都要说三句,当听到外面有人出事了,她更加要说,叫我们在外面不能出事,出事了对不起我们这个家庭,说我目前在我们姓吉的中间官最大,要是出事了我们都无脸见人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亲,母亲没有听你的话,真对不起您。

我老婆常对我说:“在外面不许拿人家一分钱,我们家子女都工作了,不缺小钱用,在外面工作不能出事,要奉公守法。”我老婆至今也不相信我会出事,因为我收来的钱大都花在买一些小商品、纪念品、陪朋友吃饭喝酒上,我不能每次都叫朋友花钱,自己也得花钱招待他们。本来我想退二线后,陪老婆和小孩子一起多玩玩,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命运就是这样,真对不起老婆,如果我当初听了你的话,我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

回顾这段时间自己的表现,尤其出现不想说、不敢说的常态表现,主要动机:一怕失去退二线工资待遇;二怕坐牢。监狱的铁窗生涯,总是无法去想多可怕,这种生活我无法过,因此一心想逃避。再者,怎么面对家人、亲朋、好友、领导、同事,怎么向他们交待,真是无脸见人。

通过组织同志不厌其烦地教育疏导、案例分析,我认识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心态严重失衡,法律知识掌握很不够。我在第一次拿人家钱时心里还是十分不安,但有了一次二次,就有第三次、第四次……到后来我就习以为常了。尤其是把集体奖金私自借出给他人使用,真是不学法不懂法,原则性不强,自己犯错误都不知道,事情暴露后仍然存在侥幸心理,直到出事了还不敢去面对,内心一心想逃避,总认为只要自己不说,纪委无法认定的,总认为送钱的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不会说的。我总觉得在他们的事上我花精力很多,但他们总比我富裕很多,因此我心理上很不平衡。虽然我内心看不起他们,但生活上又羡慕他们,他们向我送钱物时,我总认为我们不是一般关系,而是所谓的“朋友”关系。现在想想,这种朋友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我分管此工作,他才这样做的,当你不分管时,他又是怎样做的,这些老板能信吗?

我受党教育几十年,自己还拿着一份工资,帮人家办事就拿人家钱这是不允许的严重违纪,是实在不应该这样做的,没有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培养,回想起来,真是后悔。

防线失守教训多

一是学习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今年我54岁了,自己认为退二线了,不需要学习了,即使学习也是应付,平常凭自己工作经验办事。最近几年根本没有把廉政教育放在心上,有时学习还找借口不参加,根本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什么,办事原则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严重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和期望。工作马虎,关键时刻抓不到点子上,没有按党纪条规来办事,放松了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关键时刻没有守好自己的底线,连自己犯下什么错误都稀里糊涂。

二是交友不慎丧失原则。这几年来无原则交朋友,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什么人都交,和他们经常一起玩,陪他们吃喝,他们给我钱物时,我就误认为我们不是一般关系,变成所谓的“朋友”关系,而这种“朋友”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利用上。社会上一些“混混”,当他看中你在这个位置上的利用价值时,他就会主动跟你热乎,他们是运用我手中的权力为他们办事,让他们谋取钱财,搞一些不正当的收益,这样怎么能不犯错误呀,我犯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交友不慎。

三是不吸取教训,心存侥幸。在我做有些事,都想打擦边球,认为只要做得隐蔽,知情者不讲,组织上是不可能发现的,把前途命运都寄托在行贿者的身上。事实证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像金仁楼、丁兆华等人都是血的教训,是自身价值观扭曲的结果。

廉政论坛

浅析特权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如皋市纪委案管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同时还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亦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可见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工作职权任意外延,形成所谓的“特权”,并用之来谋取利益,这种行为是一种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消极腐败现象。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所谓“特权”是如何形成的,又应如何将它关进制度的笼子?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己之见。

一、当前特权的表现形式

1.意志为先,权大于法。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当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之后,随之而来的不是对权力和责任怀有敬畏之心,而是一种功成名就、唯我独尊的窃窃自喜。将原本保证其正常履行职责的权力或所从事行业本身所具备的话语权和强势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法律与政策所赋予的权力成为他个人的意志表现的保障,独断专行、用人唯亲、排斥异己,大行家长制作风。而在当权者周围的人出于各种心态与目的唯上唯权,办事以领导意志为先,置法律与制度于后,打招呼、批条子的效力高于正式文件,集体讨论结果服从于领导个人意志,民主集中制等监督制约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在这个“一把手”权力范围内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相对封闭的“家天下”、“一言堂”。

2.公私混杂,权变为利。一是职务行为成谋利工具。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行为高发的集中区之一,因此而身陷囹圄的亦大有人在。究其根源,掌权者将手中的项目发包、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等本属正常的公权,演变成能为自己带来阴暗利益的“特权”、“私权”,权权不分、权责不当,导致权力被滥用,被谋取私利。二是职务消费成职务享受。领导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职务消费,这是制度所规定允许的。但一些人将此作为其个人的享受看待,讲等级、搞攀比、图享受、摆场面,甚至将其视为个人的钱包,将本应由个人负担费用也作为职务消费进行报支,肆意挥霍公帑。三是职务影响成待遇特权。少数领导干部手中有权腰杆硬,已经不习惯把自己再当成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过正常的生活,在子女入学、问诊求药、学历考学等诸多方面追求和享有超乎一般人想像的特权。一张条子可以敲开任何学校的大门、一个电话可以看到任何有名望的医生、一场考试都不参加可以拿到任何想要的文凭。

3.一人得道,权力荫亲。少数党员干部在成长为领导干部,掌握一定的权力之后,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权力“慷慨”地与他人共享,当然这些“他人”非至亲嫡系莫属。于是一些狐假虎威、持鸡毛当令箭等明显有悖常识和常理的事在一些场合和一些人的眼中却变成理所当然,“官二代”亦成为封建朝代中衙内的现代称呼。

二、特权所带来的危害

不当特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见光的权钱、权权、权色交易,成为阴暗角落里腐败现象乐于盘踞的龌龊温床,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一是扭曲了权力观,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当特权彻底亵渎了权力是人民赋予这一根本观念,使得权力蜕变成为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不是为民造福的方鼎。

二是扭曲了价值观,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当特权的行为源自特权思想的作祟,是封建腐朽思想的遗毒所在,与党员干部忠诚与党、勤政为民、公正执事、清正廉洁的基本思想道德准则背道而驰。

三是侵蚀了执政之基,破坏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之基,不当特权的出现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因此社会上所谓的“仇官”现象愈加强烈,对国家机器正常行使合理特权也表现出抵触情绪,从而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造成了一种对立的状态,侵蚀了党的执政之基。

三、治理特权的对策

1.主打“正”字抓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根基所在,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教育,牢记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权须为民所用、利须为民所谋。以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权力观来消除“官本位”封建残余思想的侵害。要形成大宣教格局,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力量,避免“假、大、空”式宣传,注重用正面事例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负面事例的报道注意方式方法,不回避、不扩大,从公正公开的角度进行中立的报道,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崇正尚德的社会舆论。

2.主打“谨”字抓制度建设。正当的工作职权之所以会被外延至不当特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当特权会被当成正当的工作职权,是因为权与非权、正常程序与潜规则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正常的制度与程序沦落为挂在墙上的装饰,如果一切的制度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一切的事情都在制度的框架内有序运行,那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简单而快乐。制度与权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制度的科学设计,对克制不当特权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度的设置上应遵循严谨、实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原则与实际相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相并重、整体与个体相协调,导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明晰点、线、面的范围与关系,形成清晰明确的权力行使流程架构,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制度保障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行使。

3.主打“严”字抓监督惩处。坚持依纪依法对权力的行使实施监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特权必打的观念。既要防止冤假错案——为办案而办案,执行政策法令要宽严相济,又要严肃纪律,严格查处,避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于严重违纪问题,必须毫不手软、坚决查办。对于腐败分子必须做到坚决严惩,做到惩恶扬善,增强惩处威慑力,使干部不敢用特权,不会滥用职权,不敢犯错误甚至触犯刑律。严肃查办重点工程、大案、要案、窝案。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特权案件。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增强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达到查处一个、影响一片、震慑一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