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集体资金的贪欲之手
——启东市殡仪馆原党支部书记、馆长黄平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
来源:中共南通市纪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12-16 阅读:0

基本情况黄平,女,1966年1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启东市殡仪馆原党支部书记、馆长,汇龙镇城北村原会计,长安陵园原法定代表人、管理处主任。经查,黄平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资金、挪用公款、收受贿赂。2019年6月,黄平因犯挪用资金罪、受贿罪,被启东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2018年4月,启东市委第五巡察组在汇龙镇城北村巡察调查中发现,黄平有挪用公款的嫌疑。2018年6月,市纪委监委对黄平进行立案调查。经南通市监察委员会批准,启东市监委对黄平采取留置措施,黄平案件成为启东市监委成立之后的“留置第一案”。

顺风顺水 却思想麻痹伸黑手

1990年,黄平高中毕业来到城北村,一开始辅助团支部工作,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农技员,再通过自学获取会计证任城北村两委委员、村会计。2001年,黄平被安排到启东市殡仪馆,任馆长、书记。2002年任启东市长安陵园法人代表、主任。

短短十余年,黄平从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升任为三个单位的重要职务甚至领导,可谓是平步青云,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各项工作都能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和肯定,和同事们共同见证了汇龙砖瓦厂、城北村、殡仪馆、长安陵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取得扭亏为盈的良好局面。”

然而,当单位步入正轨,经济效益年年递增,集体资金越聚越多时,黄平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重心也从努力开展工作转移到谋取私利上来,作为城北村的会计,黄平认为自己手中掌握着村里的财政大权,那就要好好利用。

什么是“好好利用”呢?城北村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一系列餐费无法报支,村干部们就相互商量。黄平提议,村里对某酒店正好有相应租金,何不将餐费和租金相抵扣呢?大家都觉着这个方法不错,既能解决餐费报支问题,还可省去相关环节。连续几年,黄平采取结账说明、结账协议等白条入账的方式报支了城北村所亏欠的220多万餐费。这种方法看似设计精巧,无人知晓,实则却已严重触犯了法纪,黄平也由此一步步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

人心不足 竟胆大包天挪公款

2013年,殡仪馆班子成员集体会议讨论决定,400多万元殡仪馆公款存于黄平名下,黄平心安理得地以个人名义办理了定期理财。几个月后,胆大包天的黄平又将城北村及长安陵园闲置资金2000多万元办理了个人名下的定期理财。在黄平看来,这并不是违纪违法行为,认为存单保管在单位甚至保管在个人名下和保管在银行是一样的。

思想上的滑坡,必然带来行为上的失范。2014年5月,黄平打算购买上海的写字楼,当黄平去银行用自己的信托理财办理贷款的时候,被退回。黄平心有不甘,她并没有放弃贷款的事情,然而需要贷款的金额高达两千六百多万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之前存于其名下的公款给足了黄平“底气”。

黄平想出了“对策”:可以用城北村、长安陵园、殡仪馆等单位存于自己名下的存单,抵押贷款,只要不动用存单上的钱,等到将贷款还清后,将集体的存单赎回再还给单位,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黄平说干就干,挪用长安陵园、城北村、锋骅公司存于自己名下的存单办理了六个月的质押贷款,半年后,为还银行2610万元贷款的剩余部分,又挪用了殡仪馆存在其个人名下的存单440万元,加上自己的存单办理抵押贷款410万元。另外,还挪用长安陵园、城北村的资金数百万用于归还贷款2610万元剩余部分,如此反复操作直到自己的理财到期,才将资金和公款归还。黄平“巧妙”地利用理财到期的时间差,拆东墙补西墙,一发而不可收。

当滋生的贪念与失去有效监督的权力挂起钩来,一切财富似乎变得唾手可得,黄平如同一只钻进了油坛的硕鼠,逐渐迷失了自我,贪婪和侥幸心理让她变得麻木不仁。

机关算尽 终深陷牢笼难回头

黄平不仅仅将公款挪为自己所用,2014年11月,她还挪用城北村和锋骅公司存于其个人名下的存单办理个人贷款,将贷款得到的钱借给朋友用于生产经营,做人情的同时再收取利息,黄平面对这无本万利的生意,早就利令智昏,不能自拔。

黄平身兼数职,更是占据多个单位的重要岗位,在单位她持权轻纪,一手遮天。仅2016年上半年至2017年年底,黄平利用担任殡仪馆馆长的职务便利,在殡仪馆经营项目、维修工程对外发包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人民币共计5.9万元。仅2016年上半年至2017年年底,黄平利用担任殡仪馆馆长的职务便利,在殡仪馆经营项目、维修工程对外发包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人民币共计5.9万元。

回顾黄平走过的路,起先也是满腔热忱、意气风发。随着职务的晋升,她放松学习、思想麻痹,谋取私利屡次触碰纪律的底线,破纪之后仍执迷不悟继而破法,甚至挪用资金办理买房的贷款,贷款到期前继续挪用资金和公款办理转贷手续,她利用自己作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的便利,利用单位财务制度上的漏洞,把公家的钱作为自己财务往来的“小金库”,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

黄平在忏悔书中坦白,自己对于党风廉政教育完全没有入脑入心,也从不深层次剖析自己,在担任三个单位的主要管理职务时狂妄自大、过于自信。正是黄平的自以为是,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金钱诱惑时,贪婪和侥幸渐渐占据了她的心理,她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制度上的漏洞,一次次将手伸向了自己保管的集体资金。

多行不义必自毙。当启东市委第五巡察组在汇龙镇城北村开展巡察时,黄平就已经意识到纸已包不住火,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党纪国法的严惩和追悔莫及的眼泪。

面对即将到来的铁窗生涯,黄平痛哭流涕:“我父母年纪已经大了,我却没有好好孝敬他们,被留置那天中午,我接到女儿的电话,她就要生小孩了,我还没有来得及叮嘱她几句。”

黄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手中权力作为牟利的工具、交易的砝码,她漠视法纪,心存侥幸,最终锒铛入狱。每一名公职人员都必须保持一颗公仆心,手握戒尺、心有敬畏,利益面前不伸手、金钱面前不动摇,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决不以权谋私。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更透明、更规范、更廉洁,防止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使党员干部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