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过度留痕事项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1 阅读:0

为贯彻落实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工作,今年4月以来,市纪委部署在全市开展过度留痕事项专题清理调研,切实为基层减负,提升工作实效,成效明显。

一是双向排查,摸准实情。围绕“台账资料过度留痕”和“信息系统过度留痕”两个调研重点,通过市级部门自查和县(市、区)组织基层排查“双向”摸排方式,对市级层面有关过度留痕事项进行排查梳理,并在各县(市、区)分别设立2个基层减负监测点进行深度调研。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涉及29家市级部门的111项过度留痕事项,其中台账资料过度留痕57项,信息系统过度留痕54项,主要问题集中在台账报表报送频繁、台账要求存在“一刀切”现象、检查考核重“痕迹”轻质效、考核内容交叉重复、平台建设科学性有所欠缺、系统使用人性化不足等方面。

二是认真研判,深度清理。将调研排查情况通过“联系函”方式反馈至相关市级部门,要求核实研判,并结合工作实情提出具体清理整改意见。111项过度留痕事项中,建议撤销 22项、整合33项,分别占19.82%、29.73%,保留56项,占50.45%。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办、政府办、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对各有关部门提出的“撤销”“整合”“保留”的留痕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列出负面清单。

三是强化执行,防治反弹。督促相关市级部门抓好整改落实,对照清单逐一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该“撤销”的按照时间节点,坚决清除到位;该“整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情,切实做好“加减法”;该“保留”的要求深入基层调研,强化工作优化改进。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对清理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治问题反弹。对专项调研清理工作重视不够、整改不到位、“走过场”、“做虚功”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

(顾鸣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