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七百万 获利六千元 骨干教师贪图蝇头小利获刑五年三个月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中心原现金会计仲艳军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
来源:中共南通市纪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11-04 阅读:0

基本情况:仲艳军,男,汉族,1979年2月生,江苏如皋人,大学文化。1997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8月任如皋市黄市镇黄岱小学教师;2002年8月任如皋市黄市镇曹堡小学教导主任;2003年8月任如皋市江安镇生建小学总务主任、教导主任;2008年8月任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食堂会计;2010年1月任如皋市袁桥镇中心初中会计;2013年4月至留置前任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中心现金会计。

“我有罪,是愚昧和无知毁了我!为了芝麻大的利益却毁了我整个人生!”在被告人席上,40岁的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开发区教管中心)原现金会计仲艳军痛哭流涕、后悔不已。2019年8月,仲艳军因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非法所得6425.81元收缴国库。

这个曾经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盯上了学生伙食费这块“唐僧肉”,利用收取资金的便利条件,先后9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投资理财等,挪用公款累计金额达人民币700余万元。对于仲艳军的所作所为,他的同事、亲友都感到难以理喻。

勤勉敬业,年纪轻轻就脱颖而出

1997年,在大部分同龄人还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教诲的时候,18岁的仲艳军已经中师毕业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被分配到如皋市黄市镇黄岱小学担任教师。刚刚参加工作的仲艳军意气风发,对教书育人这份工作充满热忱,对济济一堂坐满教室的孩子充满热爱。他把满腔的热情、满腹的知识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全部投入到学生身上。凭着厚积薄发的知识积累,凭着兢兢业业的踏实肯干,仲艳军所教班级班风优良、成绩优异,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1998年12月,仲艳军被评为“如皋市教育工会积极分子”。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获得了市级荣誉,充分证明仲艳军的努力与优秀,也充分证明组织和群众对仲艳军的信任与器重。

2002年8月,年仅23岁的仲艳军又被提拔为黄市镇曹堡小学教导主任,此后先后担任江安镇生建小学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城北初级中学食堂会计,袁桥镇中心初中主办会计,开发区教管中心现金会计等职,并于2012年被评为高级教师。此时的仲艳军可谓是事业有成,一帆风顺,可以预见的美好前途和美满幸福应该是他今后人生的主基调。

然而,银行窗口前一次不经意的谈话却彻底改变了仲艳军的人生轨迹……

受到“提醒”,利用时间差“借鸡生蛋”

仲艳军在担任开发区教管中心现金会计期间,负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伙食费以及其他费用收缴工作。

每学期开学时,全区各学校向学生收取伙食费等费用后交给仲艳军,再由仲艳军将数据录入财政内网,通过内网系统开出票据到每一位学生。开票结束后,再将所收伙食费等费用交到财政专用账户内。

因开学期间全市各学校集中开票,财政内网不堪重负,录入数据、开据票据速度很慢,有时候半天只能开几张票,加上开发区学生多达几千人,录入全部数据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此,开发区教管中心以仲艳军个人名义开办了尾号为2679的农商行银行卡,用于开票期间暂时保管学生伙食费等临时性费用。该银行卡及密码均由仲艳军保管掌握。

开票速度慢,开票周期长,还得一直盯着,只有赶早带晚、见缝插针尽量利用内网畅通的时候才能顺利录入数据、开出票据,这让习惯于雷厉风行的仲艳军抱怨吐槽不少。但一次在银行柜台办理伙食费上缴业务时,一位柜员不经意的一句“提醒”,让仲艳军对财政内网的“蜗牛网速”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您卡上这么多的存款,可以考虑下我们银行快钱理财产品,只有七天时间,时间短,效益高。”短短几句话一下“点醒”了仲艳军。“是啊,也不是我不上缴钱,实在是系统太慢了,浪费这么长的时间,不如让钱生钱,发挥更大的价值。反正到时候该交的还会上交,一分也不会少!”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仲艳军不再焦急、吐槽,转而欣喜,因为一条生财之道已经在他脑海里初具雏形。

2014年10月22日,仲艳军将临时保管的学生伙食费等公款40万元,转入江苏银行快钱理财平台,7天后再将公款原路返回农商行银行卡,然后再上缴财政账户。由于时间短,理财收益还不足100元。2014年12月20日,仲艳军又挪用11.5万元用于购买江苏银行理财产品。12月24日归还,获利15.22元。初次试水,虽然金额小,但却让仲艳军尝到了甜头。“只要我一直在这个岗位,有掌管费用的权力和便利,以后有的是机会!”此时的仲艳军正在心中勾勒着“美好”的人生蓝图。

不知敬畏,尝到甜头后越陷越深

如果刚开始挪用时仲艳军心底还有一丝敬畏,对挪用的时间和金额还有所谨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挪用次数的增多,仲艳军逐渐变得肆无忌惮,挪用金额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

2015年3月3日,仲艳军挪用袁桥初中、黄蒲小学伙食费100万元,在农商行办理了个人大额定期存款业务。4月7日到期,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仲艳军就获取利息1700多元。跟之前相比,这次仲艳军显得“从容”多了,他不再“掩人耳目”将公款转回对公账户再上缴财政,而是直接将大额存款兑付后转账至财政账户。2017年9月28日、2017年10月18日,仲艳军又采用同样的手法,先后挪用50万元、193万元用于投资理财,非法获利500多元。相对于数额不大的非法收益,仲艳军的心态却膨胀得更厉害!仲艳军开始沉迷赌博,从“小来来”到一掷千金,少则几百的输赢,大则上万元的来去,仲艳军已毫不在意。在他心中,早已将公款视为自己的财务“后花园”,无论输多少,他都有信心通过公款让钱生钱,弥补自己的损失。  

2017年9月30日,仲艳军又挪用学生伙食费120万元帮助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完成吸储任务。事后,又将该款取出购买了华泰柏瑞天添宝理财产品。2018年3月7日、3月9日、3月14日,短短几天内,仲艳军又先后转出189万用于购买华泰柏瑞天添宝理财产品,此时的仲艳军已经是毫无敬畏、肆无忌惮,一笔挪用少则十万,多则上百万,投资理财获益几百元至一两千元不等。

除了学生伙食费,学生书法等级考试专款也未能逃过仲艳军的黑手。2017年11月,仲艳军发现教育局拨付给开发区教管中心书法等级考试考核奖比往年多了不少,在向分管副校长汇报的过程中,仲艳军提出私分该项考核奖的建议。随后,开发区教管中心校长、副校长、主办会计以及仲艳军等五人秘密商议,敲定分配方案,除去按照以往惯例发给教管中心人员和各校校长的奖金外,余下的部分通过虚列书法练习本、书法考试教材费用的方式套取出来,用于五人私分。2017年、2018年度上述5人共私分62166元,仲艳军从中分得12260元。

心存侥幸,假模假样他错失良机

2018年,如皋市纪委查处了袁桥中学原报账员宋贤春挪用公款案件。查办该案后,如皋市纪委为了教育警示广大财务人员恪守纪法红线,将宋贤春案例纳入廉政警示教育片《出路》,并于2019年4月在全市各基层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财经领域违纪违法案例专题遵守纪律教育。

作为曾经的同事,仲艳军的违纪违法行为与宋贤春如出一辙,但仲艳军并没有能从宋贤春身上吸取教训,没有把自已摆进去剖析检查,更没有能够鼓足勇气主动向组织坦白交待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反而是做起了表面文章,仅仅将参与私分的书法考试专项经费上交组织,而对自已的挪用行为只字不提。甚至在组织上找其谈话时仍刻意遮掩隐瞒,错失了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

“我总认为宋贤春是因为被人举报才出事的,而我自己做的事情神不知鬼不觉,只要我自己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也不会被发现。现在想起来真是愚蠢至极。”

到了如皋市纪委留置点后,已经麻木不仁的仲艳军,竟然马虎到不知道自己究竟挪用了多少公款,当谈话人员一笔一笔地将挪用记录摆到他面前时,仲艳军傻眼了,他发现自己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挪用公款已达七百多万元,累计获利6425.81元。

针对仲艳军案件暴露出的学生伙食费收缴脱节管理漏洞,如皋市纪委监委牵头如皋市财政局、如皋市教育局迅速采取措施,全面推行学生网上交费,所有资金无延迟直接进入财政账户,杜绝了基层学校财务人员截留挪用的隐患。

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从骨干教师,到身陷囹圄,仅仅是为了六千多元的蝇头小利!剖析仲艳军案例,贪念和无知酿成了如今的悲剧。仲艳军知道其代收的伙食费等是学校公款,不能挪作私用,但心存侥幸,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自己能及时把钱还到账上就不会出事,也不会给单位造成损失,最多就是受个处分。事实上,挪用公款、挪用资金并不因为获利少而减轻罪责,并不因已经归还而从轻处罚,反复挪用金额累积计算。党员干部特别是财务人员,要清醒认识到挪用公款是入罪入刑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是从政从业的带电高压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