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强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监督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9 阅读:0

招标投标领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区,是政府采购项目的主要风险点之一。今年以来,海安市纪委监委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各个环节,紧盯突出问题,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招投标一线,多措并举打好监督组合拳。

瞄准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精准聚焦项目审批、投标保证金管理、标后履约等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行政审批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等单位调研,全面掌握招投标全流程和行业监管情况,准确研判关键环节和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同时,对近年查办的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存在的典型共性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招投标领域开展精准监督夯实基础。

科技赋能,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监督。针对案件查办中暴露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设置“萝卜坑”为特定投标人“量体裁衣”,职能部门履职不力、疏于监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后,向市行政审批局提出监察建议,督促推进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和监管系统建设,实现政府采购事项“线下无交易,网上全留痕”、违法违规行为实时预警。同时,市综合电子监察中心建设公共资源电子监察子系统,着重分析研判围标、串标、故意拆包等违纪违规行为,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闭环式全流程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综合施策,联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该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做实“后半篇文章”。推动相关部门出台配套制度,针对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分散管理的问题,推动行政审批局制定《海安市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针对评标专家评标不公问题,推动财政局修订《海安市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同向发力,会同公安部门,加大工程领域串投标问题的查处,组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单位加强标后监督和合同履约监督管理等,进一步健全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跟踪处置的全链条。结合案件办理实际,构建与执法司法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动查处、通报反馈的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赵丽丽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