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 锤炼坚强品格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30 阅读:0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望历史,总结当下,展望未来,十次提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并由此引出“十个必须”。其中,习总书记话语铿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深刻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经验

历史的脚步是沉重的,当下的辉煌是穿过了苦难的过去,若非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巨轮或早已搁浅在历史的汪洋大海。长征途中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如火如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实现伟大转折,开启新的征程。

而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泱泱大国,万象更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早已站起来,已经富起来,正在强起来。

勇于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然要求

1945年7月,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而更早一年,郭沫若一部《甲申三百年祭》,就已表达了国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真诚希冀。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也都以“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警示全党。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世界上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演变的教训,都揭示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行,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4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用生动的实践正回答着这个历史之问。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有之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一把“抓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着眼于把队伍建好,其中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果断处置了刘青山、张子善违法犯罪案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产生了深刻长久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上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也会蜕变,丧失人心。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关键还在民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希望公平正义,痛恨贪官污吏,愿景海晏河清,这便是民心所向、所指。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面对腐败这颗毒瘤,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这就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并且“态度不能变,尺度不能松,决心不能减”;要厉行法治,“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还要“标本兼治”,做好后半篇文章...当前,关于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形成了一大批好的经验做法,相信一以贯之并不断巩固发展,“前途定是光明的”。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答好这张时代之卷,永葆中国共产党的青春本色,勇于自我革命是必修课,绕不开,必须过!(如东县纪委监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 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