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天下者则谋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1 阅读:0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福建泉州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配享孔庙。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

诲人不倦。在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古城里,现在依旧保存有两座专祠,奉祀蔡清。其中一座为位于泉州府文庙西侧的“文庄蔡公祠”,大厅梁上悬挂的“昭代儒宗”巨匾,为明朝万历年间旧物,是泉州目前最古老的木质匾额。蔡清精研六经、子史及各理学名家著作,对《易经》尤为重视,认为《易》为“五经之首,生命之蕴”,被明清两代学者公推为明代朱子学者第一人。他折衷群言,钩深极奥,并能结合立身处世对事物作出分析判断,其所著《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影响颇大,被奉为后学指南,其易学思想被尊为明儒易之正宗。

蔡清一生讲学不辍,重视培养人才,为官所到之处,如建州、严州、杭州、北京、南京等处,所至必讲学,“官辙所至,随杖履者数百人”,即便是他告病回到泉州休养,仍在泉城肃清门外的水陆寺讲学不停。蔡清讲授儒家经典著作时,注重提纲挈领,点明要旨,使学子易于领会理解。在他的熏陶下,培养了不少尽得其心传的名士,“士出其门,皆能以理学名于时”。当时蔡清的学生中有陈琛、易时中、王宣、邹守益、林同、蔡烈、赵录等,人人居官清正,个个有著作传世,甚至影响他们所教的学生,也都卓有成就,如王宣的学生俞大猷,是明代捍卫边疆的名将。

刚正不阿。蔡清勇于任事,敢斗邪恶,反对营私舞弊,对纪纲日驰、士风日弊、民力日屈、国势日危的状况忧心不已。蔡清曾经大胆谏言,上疏力陈当时的官场、社会私弊。在他看来,要固疆场、服外寇,必先振纪纲、正朝廷,纪纲是一国之命脉,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蔡清志向高远、耿介正直,以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的铮铮铁骨为后人所称颂。为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他以“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的高尚操守自励。他认为,自古凡有大建立于天下国家抱负的人物必定雄浑阔达,气度不凡,而那些营私肥己、苟且模棱之人必定不能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柳下惠不是轻视三公之位,而是认为一旦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即使三公地位荣耀,也只是“无用之虚器”。在江西提学副使任上时,有一次宁王朱宸濠过生日,当地官员纷纷穿着朝服去拜寿巴结,只有蔡清穿了一身便服,并表示朝服是“臣见君之礼,不能用于见王”。每月初一、十五,当地官员都要先去向宁王朝拜,然后再去谒拜文庙,蔡清反对,认为应先庙而后王,为此引起宁王记恨。有次宴会,宁王当场嘲笑蔡清“不会作诗”,蔡清当场回敬道“某平生与人无私(诗)”,宁王讨了个没趣。

居官清廉。蔡清常说:“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把为天下人谋利益当作他最大的人生理想,克服私心杂念,一心为公,热切希望朝廷“当大有以振作之”,使人民安居乐业。

蔡清在为官时能关心民间疾苦,针对当时的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他上书:“今士民之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宦官厕养至有宅舍拟于公侯,金银动以万计,比皆万民膏血所萃也。”他认识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严重性,在《民情四条答当路》一文中为民请命,针对福建山路险隘,建议以大户人家输财助之,再佐以官费助之,修固桥梁道路便民通行,针对福建僧田多而良民无锥之产的情况,提出授田以民、量减寺院多余田亩分给贫民为业等措施来改善农民阶层的主张。

蔡清一生光明磊落、治学严谨、清正廉明,他的易学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学者的影响深远。历史沧桑,如今,泉州城内的专祠几经整修重现昔日风采,蔡清祠金柱上的挂着一副对联“启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述古俯以信今”,生动寓示着蔡清的人格魅力、品德操守和治学态度,将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闪耀熠熠光辉,历久弥新。(庄志阳 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