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南通市纪委四次全会对推动南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扣紧监督首责之要,切实提升服务保障中心大局贡献度。如皋市将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延伸至镇、村“神经末梢”的有效途径,着力健全职能有效整合、力量优化配置、信息互联互通、履责协同发力的基层监督体系,实现市、镇监察监督的“最先一米”到“最后一米”的无缝畅通,做实基层监督,切实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力量资源拧成“一股绳”。细化派出监察员办公室职责,推行和完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原则,将镇(区、街道)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由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联系一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整体联动、一体推进开展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等工作。探索市镇村三级联动模式,以监察员办公室为载体,建立“1+1+x”(“专职监察员+乡镇兼职监察员+村(社区)监察信息员+村(社区)监委会人员”)联动机制,用好“阳光惠民”、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信息化监督手段,前移关口、延伸触角、织密网络,让基层监察监督的“毛细血管”和市监委监察监督的“主动脉”联为一体。
二是集成监督构建“一条链”。构建“监督检查室+巡察组+审查调查室+监察员办公室”的协作配合机制,推动链条各单元既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又无缝衔接、闭环协作、捆绑考核,防止出现工作真空、监督盲区及多头用力、重复用力等问题,全面打通监察监督的内部梗阻、条块壁垒,使市、镇两级监督力量能得到有效并联、监督重点事项得到有效串联,从而实现对镇、村(社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有形”、“有效”监督全覆盖。深化“梳理研判、精准督查、提出建议、跟踪整改”闭环链条,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的惠农资金使用、集体“三资”管理、小微工程建设等“急难愁盼”,以及基层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坚持小切口大纵深,做实监督职责,提升监督质效,以监督“托底”让群众心里“有底”。
三是审查调查形成“一盘棋”。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实行“一案双审”、“两级联审”制度,对于案件线索处置、开展审查调查等从初核开始实行全过程把关、全流程审核、全周期管理,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为导向严格纪律执行,准确把握政策策略,准确定性量纪执法,促进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加强个案深度剖析、类案专题分析,深入查找案发单位政治生态、权力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完善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督促协同开展专项治理,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分行业、分领域警示教育,努力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