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对工程进行监管和验收,没有及时发现施工方偷工减料,导致他们多计工程款百余万元,还给南斩沟污水管网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近日,江苏省海安市某镇建设局副局长朱某某、工作人员吉某某在收到处分决定书之后懊悔不已。
前一段时间,海安市纪委监委在对某镇镇村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等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该镇污水管网工程疑似存在偷工减料,混凝土面层厚度不达标却顺利通过验收等问题。
“污水管道工程在群众眼皮底下施工作业,为什么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这些缺斤少两的工程又是如何通过项目验收的?”带着疑问,检查组成员深入一线摸排了解该镇污水管网工程实施情况,发现污水管网工程专业度较高、隐蔽性较强,存在监管漏洞。
检查中发现,朱某某和吉某某作为污水管网工程的监管人员,对工程实施、现场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把关不严,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方未按要求施工的情况,多计工程款达100万元。最终,朱某某、吉某某因未认真履职尽责违反工作纪律,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农村污水管网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的背后,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作风漂浮问题。根据监督办案情况来看,这样的问题不是个例,很有可能是‘通病’。”该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污水管网项目资金体量大、资质门槛不高、施工周期不长、资金保障充足,是很多老板眼中“事好做、钱好拿”的香饽饽。一些不法商人想方设法敷衍完工、蒙混过关,少数职能部门的监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对工程监管流于形式,给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
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迅速联合审计部门对全市污水管网工程深入“体检”,围绕管网工程的施工要求、工程量核算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进行点题审计。
通过梳理问题清单,从施工合同、验收单、付款凭证等资料中找准施工要求,对标查找在施工、监管和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排查发现该市有7个区镇的污水管网工程存在偷工减料、未严格按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执行等问题。
该市纪委监委果断采取片区协作、联合监督、交叉监督等方式,对污水管网工程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目前,该类案件已立案查处13人,换回专项资金损失近240万元。
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还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管理漏洞、监管短板,及时向该市住建部门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完善对隐蔽工程的监管机制,深化问题治理,推动相关部门制发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围绕隐蔽工程实施、监管、验收等关键环节,细化工程验收流程、明确各方监管责任,实现个案清除向系统整治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监督职责定位,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工程招标、施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的全流程管控,采取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方法,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常态长效管护机制,以有力监督护航各项民生工程高效推进。”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