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深化运用“常规巡察专项打法”,通过强化指引选题、同题共答、培训辅导等方式,用好监督“指引”,校准监督“标尺”,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更加精准、更加深入。
一是指引选题做精。坚持把确定专项监督指引选题作为一次深入调查研究。巡前各调研组深入被巡察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着力把“基本情况”和“风险隐患”搞清楚。市委第十一轮巡察,针对9家市级机关部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特点,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中央、省市纪委全会最新部署要求,研究确定了信息化建设、行政审批与许可、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等10个“小而精”的专项监督指引选题,确保专项监督契合中心任务,符合监督需要。
二是同题共答做细。深化运用“事业部+项目部”机制,在专项监督指引起草阶段,巡察办、巡察组一同参与、共同研究,协同商定战略战术,共同起草专项监督指引。积极运用巡视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1+X”工作机制,巡视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1+x”统筹衔接工作机制,深化与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扩大信息通报单位的“朋友圈”,提升信息通报内容的“含金量”,为全面梳理问题清单,找准监督重点,提高专项监督指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培训辅导做实。在起草专项监督指引的基础上,坚持实训和实战相聚合,提前征集巡察组培训需求,邀请市级机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围绕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化建设等涉及专项监督指引重点内容,开展授课辅导。通过集中培训、“小而活”的个性化培训以及分组交流研讨,帮助巡察干部迅速理清工作思路,熟练掌握“指引”使用要点,切实做到谋定而动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