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精准监督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5 阅读:0

  养老服务是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海门区纪委监委聚焦“提升居家老人上门照护服务水平”这一民生实事,选取4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村为“样本”,统筹镇村监督力量入户走访调研,通过与服务对象“唠家常”、走访服务对象周边邻居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服务需要和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针对“服务频次有待提升、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等群众诉求,该区纪委监委跟踪督办,督促职能部门以点及面,全面自查养老服务情况,用情用力解决居家老人烦心事。目前,服务项目已从10类增至12类,低保、五保等特困供养老人服务频次缩短至10天一次。

  为把服务选择权交到群众手上,海门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局制定标准化服务公示制度,要求助老员上门时张贴载明服务细则的《告知单》,明确为老服务项目有哪些、服务频次是什么、服务人员是谁,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点单”服务需求。按照规定,服务对象可从基本服务、康养服务等12类项目中按需组合,结合服务时长,一般可选取三至四项服务内容。

  服务过程监管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该区纪委监委发挥村级监督员贴近群众、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作用,常态化组织开展为老服务入户访查,采取“现场看服务+事后听评价”的举措,动态掌握服务质效。相关职能部门创新运用“智能监测+”监管模式,“线上”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实时追踪服务轨迹,“线下”由民政部门和服务企业组建联合检查组进行动态监管,对服务覆盖率与服务质量进行双重监管和考评。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围绕“查问题+促整改”工作路径,贯通融合镇村一体化巡察、对社区巡察,锚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配套设施完善、补助资金使用、运营管理服务等关键事项开展监督,着力推动解决设施配备不精准和闲置浪费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包含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个镇级日间照料中心及全域覆盖的村居服务站,服务时长和项目达标率显著提升。